2020年9月26日13:30,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周年院庆学术报告会在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蚂蚁金服高级研究员、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CTO阳振坤老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理书院院长杜小勇老师,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终身正教授、IEEE Fellow熊辉教授受邀开讲,校内外同行专家、数据学院师生共同参与。本次报告会由数据学院副院长周烜教授主持。

主持.jpg

                                        

一、 阳振坤:海量数据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挑战

在第一场报告中,阳振坤老师用实际案例为我们指出了海量数据管理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一些挑战。

阳振坤.jpg

阳老师指出,现在的数据处理蕴含着海量的数据以及海量的并发交易,具有实时性、高度并发性和高度弹性。数据库以前的应用场景是封闭的,然而随着业务的互联网化,随着具有高度弹性和高度敏捷性的云计算的普及,数据库的应用场景开始逐渐变得开放,必须满足多用户同时在线的产业需求。

阳老师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得出结论,我们现在用的数据管理工具,要么有着良好的扩展能力但难以应对关键核心业务的需求,比如Hadoop;要么可以处理关键核心业务但是不能够水平扩展,比如Oracle。因此,我们的一个小目标是完成一个可扩展的Oracle。

在随后的报告中,阳老师简单阐明了我们需要应对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实现分布式事务处理。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分布式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如果某一个节点出了问题,数据一致性很难保证。

第二个挑战是分布式SQL优化和执行。

第三个挑战是分布式存储系统。阳老师指出,现在整个世界上都没有真正的分布式存储,而现有的单一节点就意味着某种容量限制。

第四个挑战是分布式OLTP和OLAP混合负载处理。阳老师指出,要完成这一挑战,就得保证服务质量,但是现在的Oracle也不能真正同时保证OLTP和OLAP的服务质量。

第五个挑战是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的benchmark。阳老师提到,现在有很多OLAP和OLTP的benchmark,但是却没有一个针对OLTP和OLAP混合负载的benchmark。

在报告的最后,阳振坤老师表示,只要做到前面的挑战的一个或多个,我们就能够极大地简化应用架构,降低成本,让方案变得简洁,让数据库更易于维护。

 

二、 杜小勇:OLML数据库系统

在第二场的报告中,杜小勇教授为我们简单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多个实际例子展示了未来数据库应用的主流需求是在线机器学习,同时提出支持在线机器学习数据库系统的一些基本科学技术问题。

杜小勇.jpg

首先,杜教授向我们解释了OLML的含义,即Online Machine-Learning, 线上机器学习。杜教授指出,应用驱动是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机器学习是未来应用的主战场,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杜教授强调,数据库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技术,它重在管理。数据库存在的最大作用就是提质增效,为应用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秩序。AI同样需要像数据库这样的系统。

随后,杜教授介绍了机器学习应用开发的需求,提出了“OLML数据库”这一概念。他讲到,OLML数据库系统是一个新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数据的视角对机器学习所涉及的原始数据集、训练流程、中间产品、模型等对象进行整体建模,通过“管理”和“复用”的手段,提高机器学习的效率。随后,他对比了ML,AutoML,和OLML并提出了关于数据库分层设计的思想和对OLML任务执行过程的设想。

最后,杜教授强调,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把我未来的主流,要通过技术来提质增效,降低成本。

 

三、 熊辉:数字化时代的新人才经济

在第三场报告中,熊辉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他在数字化时代的新人才经济上的思考。

熊辉.jpg

熊教授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在未来,数据将代替现有的货币成为世界的统治货币。未来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也是应用场景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需要靠大数据来发现人才、管理人才。

熊教授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概括为三个字——“快”“准”“狠”。“快”是指发展速度螺旋式上升,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变快。“准”是指企业需要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精准,并在大环境快速变化的时候快速适应。“狠”是指现在的企业食物链已经颠覆了传统的食物链,从之前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变成了赢者通吃。他强调,我们要成为人才和人物,而不仅仅是一名工作人员,才能不被淘汰。而企业则需要用科学的方式,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做到懂识人、会用人。

接着,熊教授指出,现在国家、公司的比拼,实质上都是人才的比拼。好的人才应该是“T”字型人才,即既有某类专业知识深度又有知识宽度和强大的学习能力的人才。他提到,出色的人才,首先就得重视机会成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其次,做事要从更高的维度看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实现降维打击。然后,要有闭环思维,做事有始有终,即使最后得出失败的结果。最后,要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

报告最后,熊教授强调,培养人才需要创造一个成长型的学习环境,因为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而且学习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天赋更弥足珍贵。一个优秀的人才一定是谦逊的,思想开放的,善于学习归纳的。

 

三位主讲嘉宾的报告聚焦前沿、深入浅出,在场师生深受触动,并积极提问互动。

互动.jpg

 

文字:于天启

图片:王皓月

排版:陶慧玲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数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