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平稳开局,呈现企稳向好态势。”赵志国介绍,一季度,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2%;信息通信业赋能效应不断显现,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64万个,千兆接入用户突破亿级规模,5G全面融入52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252亿元,同比增长7.7%。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行业运行整体向好。新兴业务高速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

网络基础日益完备。截至3月底,我国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超过1793万个,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梯次优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初步构建,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年增长率近30%。移动网络IPv6流量首次超过了IPv4流量,占比超过50%。

高速业务加快普及,截至3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6.2亿户,移动物联网用户达19.84亿户,“物”连接数占比提升至53.8%。全国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应用案例超过5万个。

用户服务普惠共享。电信普遍服务纵深推进,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持续提升。一季度我国移动和固定宽带的下载速率,相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59.9%和15.1%,移动数据流量资费持续下降。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推进“宽带边疆”、千兆光网“追光行动”、中小城市云网强基建设、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技术产业创新,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深化行业融合应用,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已覆盖31个省(区、市)和40个行业,服务企业超过25万家。”赵志国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已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了8100万台(套)。工业互联网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166个中类,覆盖工业大类的85%以上。

一季度,工信部发布了5G工厂、工业互联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带动工厂、园区“知网、用网”“敢转、会转”。目前,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5%。下一步,工信部将从政策、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实现阶段跃升,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APP数量达到261万款。赵志国介绍,5G、人工智能等加速渗透至生产核心控制环节,5G工厂建设全面提速;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中,80%以上已完成5G网络覆盖;5G在远程互动教学、职业实训等场景的应用持续深化。

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APP数量已达到261万款。数字技术适老化成效显著,基本满足60岁以上老年群体最突出、最紧迫的数字生活需求。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8.6%。

据悉,下一步工信部将开展算力基础设施强算赋能行动,推动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供给水平;实施5G规模化应用工程,指导发布5G行业建设指南,促进行业应用向纵深发展;鼓励大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共享数据资源和能力。

通报了101款违规APP和SDK。信息通信服务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感知体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工信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发布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等系列标准,设立了无线电干扰投诉受理中心,进一步健全服务制度体系;深化数字惠民,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心级服务”“爱心驿站”等活动;对50余万款APP进行技术检测,通报了101款违规APP和SDK,重点解决“摇一摇”“乱跳转”等问题。

工信部下一步将加快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监测检测、风险预警、溯源认证等技术能力;全面推进电信服务线上办、异地办,精简套餐种类数量;加强APP全链条治理,规范软件安装卸载、自动续费、开屏弹窗等服务行为;常态化整治垃圾信息,推广“谢绝来电”防骚扰服务。

本报今日2版刊发本次新闻发布会实录(摘编)。

来源:人民邮电报